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專欄部落格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以色列殘殺加薩平民,拿不到勝利,只會造就更多的敵人!
Aug 7th 2014, 12:43, by Ian Buruma

來源: Israel Defense Forces

紐約—2009年,以色列上一次在加沙作戰之前,時任外交部長李伯曼(Avigdor Lieberman)將雙方的衝突比作美國對日本的戰爭。沒有必要採取代價高昂的地面入侵;只需通過空中轟炸就能迫使敵人投降。

這一看起來狂妄自大的比較,不能說完全錯誤,今天也是如此。從空中給予最大打擊曾經是--現在也是,以色列針對哈馬斯統治的加薩走廊的戰略。即使我們認同,以色列有合法理由,關閉巴勒斯坦敢死隊用來潛進以色列的地道,也不能解釋,為何有必要轟炸學校、電站、醫院、清真寺和平民密集區。

官方解釋是:因為巴勒斯坦導彈隱藏在平民區。這很可能是正確的,但以色列領導人似乎還相信,用炸彈打擊加薩和加薩人民,可以摧毀巴勒斯坦人的士氣。轟炸到一定程度,他們會無法忍受,然後放棄,甚至有可能反過來與統治者作對。

這就是所謂的戰略轟炸,有時也稱為威懾轟炸,這種戰爭方式是為了通過摧毀一個民族的生命中樞,摧毀他們的意志。這一思想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其主要鼓吹者是義大利人杜黑(Guilio Douhet)、美國人米歇(William Mitchell)和英國人特倫查德(Hugh Trenchard)。

20世紀20年代中期,英國人首先在美索不達米亞,運用了這一策略,他們試圖通過空襲清除整個村莊,摧毀伊拉克和庫爾德反殖民起義軍,有時甚至使用芥子氣彈。這一策略的高峰,出現在1945年8月,美國人用原子彈,從地球上抹去了廣島和長崎。

還有許多戰略轟炸的例子。德國納粹試圖通過閃擊倫敦、伯明罕、考文垂和其他城市的廣大地區,摧毀英國人的士氣。20世紀30年代,當日本人無法征服蔣介石的中國時,也動用轟炸機震懾上海、重慶和漢口。1940年,德國人摧毀了鹿特丹市中心。

1943年後,特倫查德的門徒、「轟炸機」哈裡斯(Arthur “Bomber” Harris)派出一波又一波皇家空軍戰機,幾乎將德國的每一座城市夷為平地。皇家空軍負責在夜間轟炸德國,美國陸軍航空隊負責白天轟炸。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vztt6rqhji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